“小站”里的大民生商洛市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与探索-全球今日讯

2023-07-04 15:09:43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近年来,地处秦岭腹地的商洛市网络化建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创新性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一件件群众呼声和代表意见得到准确反映和及时回应,一桩桩群众的“急难愁盼”得到解决。


(资料图)

关系民生的事,一竿子插到底

前年11月份,商洛市山阳县色河铺镇色河铺社区的牟永凯老汉第一次走进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满腹怨气。

“一到枯水期,只有早上八点到中午十二点有水,其他时间都没有水。”分时段供水让牟老汉头疼不已。

接待牟老汉的,是商洛市和山阳县两级人大代表马蔷薇。

色河铺社区原有居民1000多人,近年来因为移民搬迁、企事业单位增多,常住居民增加到3000多人。人口的增多和管网老化,使用水压力陡然加大,时不时的停水让社区居民很不满意。

实地详细了解情况后,马蔷薇向县水务局提交了《关于提升改造色河铺社区安全饮水管网的建议》,并数次协调沟通。2022年,县水务局将此列为重点项目并启动改造,2023年5月,提升改造竣工。

“水质水压现在都没得说!”牟老汉兴冲冲地拧开水龙头说:“在代表联络站反映的问题能真解决,咱选的代表没得说!”

“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转办了之。”在山阳县十里铺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柳飞说,“我们建立了民情民意收集研判机制,在街道党工委主导下,针对待办议题,综合社情民意、政策法规和实际情况拟定办理意见,明确办理时限和责任主体,实行全过程监督。”

十里铺中学生活污水直排寺沟村河道;学校到主干道必康大道的路是400米长的狭窄村道;多少年没有路灯,晚自习放学后经常有孩子摔倒路旁,每天晚自习放学后只能安排老师值班维护学生安全。2022年11月,校长聂善钊到人大代表联络站一股脑反映了三个问题。

“学校十几年都存在这些问题,在走访选民中,群众也提出过这几个问题,我及时在党委会上作了汇报。”柳飞同时以代表建议形式提交县人大常委会。

请进来实地查看、走出去协调沟通。很快,聂校长反映的问题有了结果:教育局负责污水排放整治、交通局负责拓宽道路、街道办挤出经费安装路灯。今年5月13日动工,历时一个多月,三个问题全部解决。

2022年,山阳县十里铺街道先后投入9万多元对1个代表中心联络站和2个村社代表联络站进行提升,按照属地就近、人岗适宜原则,将辖区18名各级人大代表编入代表联络站,常态化开展接待选民活动,实现一线服务、一线履职。

“我去年进站接待选民3次,收集到群众比较关注的乡村振兴、城乡规划、环境整治及征地拆迁等意见建议共7条,已经全部办结,在代表述职评议活动中,选区群众给我评定全部都是优秀等次。”谈到代表进站履职,县人大代表薛胜涛成就感满满。

为进一步规范代表学习活动、视察调查、联系走访选民等工作,山阳县在建好管好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上下足功夫,建成了以18个镇(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为主,72个村(社)人大代表联络站、6个专业代表联络站为辅的代表联系群众网格化体系,实现全覆盖、无盲点,打通了代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符合山阳实际、具有山阳特色的代表联络站品牌民主底色越来越亮。

群众关心的事,一口气见结果

柞水县人大代表刘玉祥在乾佑街道办石镇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了爱跳广场舞的市民陈景芳。

“县汽车站周边人口密集,宾馆、酒店、商铺林立,人流量大,但附近没有公厕和群众休闲活动场地。”陈景芳瞄上了附近闲置的一块地段,“能否在这里修建公厕和小型活动场所,解决流动人口入厕难和附近居民休闲活动需求?”

街道人大工委在收到刘玉祥的意见建议后,迅速向街道办党工委汇报。

街道办积极对接住建等相关部门,于2022年8月组织实施石镇小游园建设项目,今年3月,面积3000平方米的小游园建成投入使用,同时配套公厕一座,满足了群众文化活动需求,县汽车站周边环境也得到进一步改善。

“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我反映的问题解决了!”陈景芳高兴地说,“我们社区的姐妹跳舞和拉话有了好去处。以后有事还去联络站找代表反映,他们是真能帮群众解决问题!”

驻联络站的代表不光是坐班接待,他们还定期入户走访,主动上门收集意见建议。

乾佑街道办辖区内实施的沙湾停车场建设项目,就是通过走访群众收集的意见建议,反馈给县政府的。

沙湾停车场占地10800平方米,新建200余个停车位,能够有效缓解社区的停车难问题。

“项目实施中,周边的群众就高度关注。”乾佑街道办人大工委主任田艳说,“群众反映石镇作为柞水县农产品贸易集散地,希望在停车场项目建设时充分考虑当地产业发展实际,为建设农副产品集散地留好发展空间。”

街道办党工委经过论证和评估,将农产品交易集散地在沙湾停车场二期项目规划中予以充分考虑。

柞水县现有全国人大代表1名、省人大代表2名、市人大代表36名、县人大代表165名、镇人大代表446名。

“每月的25号是全县37个代表联络站的固定接待日。”手里拿着代表评分手册的柞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晓波说,“进站代表参与的各类活动,都要记入履职档案、纳入评分考核,每年公布一次履职情况,接受选民评议。”

目前,柞水县四级人大代表进站已成常态,聚焦县镇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木耳产业发展、争当秦岭卫士等主题开展活动。迄今,各代表联络站共接待选民554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05条,推动解决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89件。

涉及专业的事,一揽子出对策

“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市树为核桃树、市花为连翘决定已经4年,但干部群众知晓率还不高,各级宣传推广力度不大。”“‘连翘采青’如同‘杀鸡取卵’,请问林业局在下一步工作中如何打算?”商洛市人大代表彭晓邦和佘丹萍接连发问。

商洛市林业局局长王军回答:“我们将充分挖掘市树核桃、市花连翘的有关题材,加大宣传保护和科普力度,将市树市花打造成商洛对外宣传的优良名片,形成全社会熟知、热爱市树市花的良好氛围。”“将组织护林员在巡山管护中向群众开展宣传,让群众知晓连翘抢采掠青的危害性,提高广大群众对连翘适期采摘的认识,激发群众自觉抵制连翘抢采掠青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监管,压实镇办责任,加大对连翘抢采掠青行为的处罚力度,全力保障连翘的合理采收秩序。”

6月28日,彭晓邦和佘丹萍等4名人大代表就商洛市市树市花相关事宜约见市级国家机关相关负责人。

彭晓邦和佘丹萍都是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专业代表联络站的进站代表。

商洛市有580余名具备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行业领域专长的各级人大代表,分布在县区、镇办、企事业单位等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为充分发挥专业代表优势,市人大常委会组建了农业农村、财政经济2个市级专业代表联络站,打破地域、层级和代表团编组,将省、市、县、乡“四级”代表中具有相应专业的代表编入联络站开展工作,同时邀请相关专业人才入站,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外脑”支持。

“三农工作是基本盘、稳定器。”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杨战英说,“农工委负责组建第一个专业代表联络站,就是为了让三农领域的专业代表通过专业活动有效破解专业问题,更好发挥专业作用。”

针对商洛森林、药材资源丰富、耕地短缺等问题以及林业生态工程的特点,彭晓邦和进站的其他几位农业农村领域代表一起研究不同农林药复合系统物种间对水、光的竞争与互补关系,提出适合地方发展的农林药复合种植模式及经营管理措施。在丹凤县棣花镇许家塬村核桃主题公园进行核桃-丹皮、核桃-桔梗、核桃-丹参、核桃-大豆、核桃-红豆杉、核桃-连翘等复合模式种植指导,培育相关技术人员10余人,园区内经济收入提高15~20%,土地利用率提高10%~15%,生态经济效益显著,各种复合种植模式在园区及周边累计推广2000余亩,年增收入200余万元。

除2个市级专业代表联络站建成外,商洛7县(区)先后成立16个接地气、聚民智、议民事、解民忧“升级版”的县级专业代表联络站,涉及财政、经济、农业农村(核桃、茶叶)等民生领域。

“针对行业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围绕‘知事、理事、办事、督事、评事’与人大依法履行四项职权结合,丰富了代表履职方式,扩大了代表履职领域。”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邹定胜说,“专业代表联络站已经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瞭望台’、服务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促进相关工作的‘助推器’。”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商洛市人大建好用好基层代表联络站这一系列扎实举动,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更接地气,更具活力。

关闭
精彩放送